光晕网络科技CEO在演示Halo HUD的手势交互效果
提到宝马第六代7系产品,你一定会想到这款豪车身上搭载的一系列黑科技,例如iDrive车载系统、遥控泊车、语音交互等,尤其是宝马7系独享的Air Touch手势控制技术,允许用户使用简单的手部动作,操作全景显示屏幕,而无需直接触摸屏幕。
现在这项百万豪车拥有的车机手势交互技术,已经被“平移”到了光晕网络科技的新一代HUD产品Halo后装车载行车记录仪上。
11月30日,来自深圳的交互技术团队光晕网络科技,正式对外发布了光晕Halo品牌自主研发的手势识别及AR导航技术,以及搭载了这些交互技术的光晕Halo HUD后装车载抬头显示器智能硬件产品。
Halo HUD通过红外感应对手势进行识别,用户可以在驾车过程中,把手稍微抬离方向盘,仅需凌空挥动两根手指,就可以完成切换歌曲、调节音量大小、接打电话,以及最常用的导航等功能。
而Halo HUD会动过自身的AR渲染引擎,将内置的虚拟导航、地理位置、多媒体界面等信息通过光学镜片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投射屏幕达到27英寸。 此外,这款HUD产品还兼具了行车记录仪和部分ADAS功能,可以通过摄像头实现车距检测和车道偏移等警示服务。
导航信息通过光学镜片投射在汽车挡风玻璃上
HUD全称Head Up Display,即平视显示器,这并不是一项新兴科技,其早在1975年就被用于航空领域,让飞行员不用低头就能看到屏幕上的信息,科幻电影中直接以玻璃为屏幕进行触控操作的技术,正是HUD的应用场景之一。
近年来,为了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能,一些厂商已经在尝试利用AR技术和HUD进行结合,来对道路标线、车辆信息、车辆周围的位置、行人等情况进行更为精确的标记,以此达到辅助驾驶者更为安全驾驶的目的。
本田在 2015 年推出了一款概念车,在AR技术的帮助下,汽车的整块挡风玻璃就能变成一面巨大的平视显示器。通过与汽车身上的传感器相连,可以增强司机通过挡风玻璃所看到的内容,比如道路标识、行人、或是突然窜到路面上的动物。而通过与汽车外部的摄像头相连,挡风玻璃还能提供360度的无阻碍视野。
捷豹路虎也研发了自身的HUD技术,可以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显示地图、虚拟行车路线等内容。
据光晕网络CEO何杰介绍,把HUD、AR以及自身的手势识别等技术结合,并应用于车内环境的出发点是,因为看到随着多点触控智能设备的普及,驾车过程中操作手机用来导航和娱乐已经是必不可少,这会很大程度上分散驾驶者的注意力,造成行车当中的不安全隐患。
而语音交互又有指令不够准确,还需要频繁唤醒,其推出HUD产品是希望借助光晕网络在手势识别两年多的积累,与语音交互形成补充,共同完善车内的交互方案。 在Halo HUD设备中,光晕网络与语音技术供应商云知声进行了合作,提供手势识别和语音交互并行的技术。
从钛媒体记者现场实际体验来看,Halo HUD的做工还是值得肯定的,机身很纤薄,可以通过捆绑的方式安装在遮阳板上。不过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种安装方式只是为了现场演示,未来量产的话会做成具备防震功能的夹板式安装底座。而且不像其他的ADAS或者其他的后装产品,需要接入OBD,Halo HUD只需要接入正常12V点烟器即可。
光晕网络曾对200多万个手势进行取样,来确定当前的手势标准,Halo HUD只需要四种手势就可以完成所有操作:
通过平伸中指和食指,可以进入主界面,平移手指可以选中菜单,然后前后移动代表点按,而旋转手指则能够实现音量的调节。
不过,从现场的体验来看,AR技术在车辆上的商业化运用的确让在场人士都表示兴奋,但是部分技术仍然有很大的优化空间,例如,光晕网络科技身处南方,在做手势取样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北方的穿衣习惯,很多体验者由于穿着羽绒服等厚重衣服,袖口体积比较大,识别效果就比较迟钝。
而且红外的捕捉范围要求也比较严格,幅度稍大就会超出识别范围,需要一定时间的习惯,才能准备把握手势的识别范围。
此外,对于Halo HUD的安装位置,也有人表示疑问,其占用了遮阳板的翻转空间,会不会影响遮阳板的使用,以及方向盘所在的纵向区域都是安全区域,一旦发生碰撞事故,Halo HUD会不会影响气囊弹出,甚至车祸之后Halo HUD的光学镜片会不会碎裂对驾驶者造成伤害等等。
对此,光晕网络研发总监磨冰表示,Halo HUD明年1月份将进入量产阶段,到时候会做一些车规级的测试,都要保证达到标准之后才会投放市场。
莫冰还告诉钛媒体,目前的Halo HUD的服务都是自身集成的,而未来要做的也是围绕驾驶的核心交互需求来引入资源,在前装市场方面,光晕已经展开了与厂商的合作,其将通过技术模块的方式进入B端市场。
据了解,Halo HUD的一代产品尚未定价,据预计不会低于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