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双十一”是自2009年阿里第一次策划大促销活动以来,第八次开展相同主题的促销活动。
来自阿里的这个活动创意已经变成国内电商行业共同的推广盛宴,甚至大量的线下商业企业也要在这个时候凑个热闹促销一把。“双十一”对于国内电商品牌的普及和电商消费习惯的培养,价值非常巨大。2009年11月11日的光棍节,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进行了低价促销。当时只有27家店参加,总成交额(GMV)还不满1亿元,但到6年后的2015年已有4万家店参加,总成交额比上一年增长60%,达到912亿元。
阿里巴巴的“双十一”促销从11月11日零点启动,2015年天猫的成交额在1分钟里达到10亿元,12分钟后突破100亿元。据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统计,2015年的“双十一”,天猫在短短24小时内销售6506辆汽车,1112561块手表,创造了世界纪录。
>>>>
美国流行天后助阵2016双十一
2016年的“双十一”晚会将在深圳市举行,将邀请美国奥斯卡颁奖礼和美式足球超级碗赛事制作人大卫·希尔(David Hill)担任总导演,美国流行天后“水果姐”凯蒂·佩里(Katy Perry)将作为“国际大使”为晚会助阵。阿里巴巴将全面动用大型视频平台优酷土豆等旗下媒体,进行现场直播。
体现“双十一”国际化的不仅限于晚会。2016年的“双十一”将首次迎来苹果、玛莎拉蒂和维多利亚的秘密等国际大牌,以吸引中国消费者。另一方面,作为面向全球市场的立足点,天猫将在香港和台湾全面提供服务。阿里的国际化将进一步加速。
>>>>
利用VR技术亲身体验在美购物
阿里还推出了虚拟现实(VR)购物体验。据悉,中国消费者可在家使用专用的VR设备,犹如亲身走进美国梅西百货公司(Macy's)和美国折扣店塔吉特百货(Target)一样尽情购物。传统网购只能在电脑前乏味地点击鼠标,阿里不仅为网购引入了新的娱乐元素,并且充分发挥了“国际性”。
据香港的国泰君安国际预测,借助阿里的大规模促销活动,2016年“双十一”天猫的总成交额将比上年增长37-43%,增加至1250亿-1300亿元。市场部分观点甚至认为将达“1500亿元”。从日本的情况来说,这个规模相当于百货店、超市和便利店1个月的销售总额。而中国或许在24小时内就能达成。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仍在持续增长。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发布的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零售业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0.4%。如果仅限于网络实物商品销售额,则增长25.1%。2015年11月的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1.2%,高于其他月份。2016年激烈的网络商战或将继续推高增长率。
>>>>
对物流股有利有弊
在股市,提到“双十一”的概念股,除了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和京东集团等电商股之外,与阿里合作的苏宁云商等家电连锁企业、2015年在24小时里销售超过6亿元的优衣库等商家和物流企业也备受关注。
例如,在上海上市的圆通速递股价在最近2个月里上涨超过70%,大幅超过基本处于横盘状态的上证综合指数。圆通1-9月财报显示,收入增长44%,净利润增长91%,目前业绩良好。受益于“双十一”,圆通未来仍将保持高增长。华泰证券则表示,双11商战扩大至海外有助于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港中旅华贸国际物流等股票或许也将受到刺激而飙涨。据中国速递协会统计,2016年“双十一”商战期间(11月11-16日)的配送数量预计比上一年同期增长35%,达到10.5亿件。行业从业人员整体比上年增加50%,达到268万人,他们将奋战在配送的最前线。
但是,“双十一”商战的规模已经变得非常巨大,今后能否以同样的涨势维持增长尚且存疑。一位阿里巴巴高管表示,2016年总成交额增长率预计达到30%左右,对于市场预期显得异常低调。目前开始有观点指出,商战的前后将发生中国消费者减少购物、以及街头零售店业绩恶化等负面因素和扭曲。对于双11商战,作为中国的一大消费活动应该予以关注,但在投资之际或许需要冷静的判断。
>>>>双十一是鸡肋了?
目前在网络上,有两种最明显的态度,一种是预测双十一将要继续大红大紫,商家和用户趋之若鹜,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双十一造成了资源浪费,没有继续保留的价值.看到这个观点,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在证明这个结论之前,要解释两个概念:
需求弹性和价格歧视策略
其实这两个微观经济学概念在解释包括电商在内的各种商业模式上都非常有效。需求弹性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的比值,需求弹性越大,表明消费者对于商品的价格越敏感,简单说就是降价对于销量拉动的作用很明显;而需求弹性小则表明价格对于销量没有什么影响。不同的商品的属性对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影响较大,同一个商品,也会有一个最优的价格,高于这个价格,销量下降,总利润下降;低于这个价格,单个利润下降,总利润也会下降。
但还有一种方式能够获得比最优价格更好的利润,那就是价格歧视。简单地说通过某种方法来区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对于需求弹性高的消费者用相对低的价格来销售,而对于需求弹性低的消费者用较高的价格销售。这样既能通过扩大销量来提高收益,也能够通过高端消费者的高毛利来提高利润。
区分不同消费者的方法则多种多样:
1、通过时间来区分 —— 航空公司越早买票通常价格越低,临时买票则价格很高。
2、通过地点来区分 —— 手机厂家在不同国家定价不同。
3、通过网络渠道区分—— 因为互联网的特点,能够很方便的比较价格,因此消费弹性高的消费者会很自然的利用其查找更便宜的商品信息。
于是,商家就习惯于在互联网上上进行促销活动。这种方式通常可以快速提高销量,但同时不会对原有价格渠道产生太大的影响。
尽管一开始电商是作为一个廉价商品的促销渠道蓬勃发展起来的,而当这个渠道变得如此普及的时候,无论是高消费弹性还是低消费弹性的用户都会通过电商来购买商品。这个时候,电商渠道内部也出现了价格歧视的分化,有一些商家会通过一些方法继续细分消费者的需求弹性,以更为精细化的运营来提高整体收益。在这种需求背景之下,“双十一”诞生了。
“双十一”的经济学解释是,通过营造一种社会共识,来聚集一批需求弹性相对更高的人群,商家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于这些特殊群体制定价格策略。而这个社会共识就是,“双十一”期间购买商品,价格会比以往更加便宜。
除此之外,“双十一”当然还有一个很大的价值就是事件营销。通过共同营造一个有传播性的事件,来进一步推广电商行业。让原本没有进入电商平台的消费者和企业都注意、接受并拥抱电商。现在的“双十一”已经逐渐偏离了它的初衷。
对于消费者来说,仅仅知道双十一期间可以很优惠,但具体有多优惠,其实并没有太多方法可以判断。
对于很多电商企业来说,双十一成为了一年当中最重要的出货时机。这个时候通常会有比以往更多的流量,即使价格实际上并没有太多优惠,都可以获得比以往更多的销量。
从理论上来解释原因,这就是“双十一”变得如此普及的情况下,对于需求弹性的识别机制发生了模糊,以至于无法有效区分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性。大量“双十一”期间有购买行为的消费者,名义上是冲着优惠来的,但实际而言并非是高需求弹性用户。在这种情况下,商家也就倾向于以更高的价格,而非优惠价格来销售商品。
>>>>
双十一已经偏离了设计初衷
本月7号,国家工商总局召集国内主流电商企业,召开规范网络集中促销活动行政指导会。特别强调要规范电商市场中存在的假冒伪劣、信用炒作和价格欺诈等问题。这些问题其实是各个电商平台一直存在的问题,但通常在“双十一”期间会变得特别突出。这就是因为当电商平台通过大规模的宣传引来大量电商流量的时候,即使是质次价高的商品,经过包装之后通常也能有个不错的销路。电商平台或许可以杜绝假冒伪劣,但却很难杜绝明降价暗涨价的行为。因为价格可能从一个月之前就提高以应对“双十一”了。更何况明码标价的商品,无论多高,都应该是市场自由行为,本就不应该被管制。
现在的“双十一”已经逐渐偏离了它设计的初衷,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成为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一个手段。
举个例子
曾经国内为了发展旅游经济,重点打造了两个长假,五一和十一黄金周。后来五一黄金周被取消,只留下了十一黄金周。每年的黄金周结束之后,各地新闻都会报道黄金周期间有多少游客,创造了多少收益等等,每年似乎都会再创新高。然而媒体却几乎从来不谈非黄金周的淡季这些景区有多么萧条。
这其实不是一种良性的经济状态。为了要应对黄金周期间的高峰人流,需要配备大量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在平时就是冗余的。“黄金周”旅游经济繁荣的背后,则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电商的“双十一”同样也存在这种情况。为了要应对爆发式增长的订单量,电商平台的服务器,物流公司的分拣配送人员等等,都必须开足马力来应对。为了让电商平台在“双十一”期间有一个亮丽的成绩单,不少交易被限定在了11月11号当天,也就让本可以分散的交易行为进一步聚集起来。资源进一步被浪费,用户体验则进一步受到影响。而“双十一”交易的繁荣,很大程度上也不过是牺牲了其他时间的交易量。
小结:为什么说“双十一”没有继续存在的价值了?
作为识别需求弹性进而实施价格歧视的手段,“双十一”已经基本失效了;
“双十一”带来的电商高峰,并没有带来太多额外的销量,但造成的资源浪费却是显而易见的;
电商已经如此普及,这样一个“节日”营销,对于行业的价值已经不像前几年那么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