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总拿没文化掩饰自己的教育无能,其实这是家庭教育里最荒谬的借口。
父母那辈的爱情,或岁月静好,或吵吵嚷嚷,所有行为,都在为子女以后的情感埋伏笔。
我一生最觉得像妈妈的时刻,是和恋人的分手。不懂表达,不会撒娇,任凭心海波涛暗涌,面向对方还是满脸冷漠。
表姐打电话骂我:“你怎么跟你妈一个德行!”。她又何尝不是像极了自己母亲?
这位人妻,永远在嫌姐夫买的衣服丑,永远对姐夫发型不满意。她边给姐夫织毛衣边声讨他的神情,让我想到孩童时代的餐桌上,狼吞虎咽着嫌弃老公厨艺渣的她妈。两代人暴躁而没有戾气的夫妻模式,雷同而不失融洽。
你有没有发现,有时再怎么故意克制,无形中还是沿袭了父母相处的那套方式去爱人。
那么,恩爱的父母是如何相处的?
——“今天你爸不回来吃饭,咱们就随便吃点。”
——情人节,我爸给我100块钱,我尴尬表示自己单身,爸说:“我知道,给你100你出去吃。”
——“宝贝儿!”我和爸同时回应。过了一会儿,妈又喊“宝宝!”我和爸同时沉默,直到妈喊出了爸的大名。
……
你会觉得在他们面前,自己像是个第三者。某种程度而言,这份感受,就是他们带给你的最好家教。
但大部分人的生活不似段子里逗比,也不及鸡汤教主跌宕,更多是平淡琐碎。
只是这琐碎中偶有露面的微光,便是平凡日子里的一点美好,比如父母喂你的狗粮。
本来这个话题我不太有发言权,我的父母谈不上相爱,在一起只算是凑合,但却因此伤害到了我哥。
他三十几岁,离婚很久。
父亲问“怎么还不找对象?”
他说“关于婚姻,早就没什么想法了。”
父亲问“是不是觉得当初爸太失败,你害怕像我一样?”
他沉默。
我爸年轻时是才子干部,意气风发,觉得业已立,该成个家才算完整。在奶奶的张罗下,与见过一面的小许结了婚,生下我哥。
小许成了所谓的“官太太”,不可一世,好吃懒做的习惯养成不用太久。
夫妻间的吵闹无可避免,打架也是家常便饭,没有人顾虑身边那个哭到喘不上气来的小孩儿。
我哥14岁,两人离婚,小许远嫁。
我妈第一次上门,哥举着菜刀瞪她,她掏出刚织好的毛衣,给冻得瑟瑟发抖的他穿上。后来我哥告诉我,那是他记事以来第一件新毛衣。
故事暂时还没走向美好。
我妈也是二婚,从上一段无望的感情中出来,草率嫁给了大她16岁的我爸。两人没有争吵,只是冷漠。
那时还没有我,整个家里只有沉默寡言的我妈,和无可奈何的我爸,以及冷眼旁观的我哥。到了深夜,我妈会从噩梦中哭醒,连带着被梦话吵醒的两父子。
等我长到5岁,我哥就去北京当兵了。他离婚,第一时间告诉我,说:“早该意识到,当初离家去北京就是解脱,看了两段,自己不怕死经历了一段,才看穿婚姻和家庭的无趣。他教会了我所有优秀品质,但始终没教我怎样去爱人。”
我再怎么跟他说后来父母的关系有改观,他都不信。
编剧柏邦妮谈起自己的坎坷感情:莽撞、敢爱。“其实也是因为爱的能量足,特别容易相信会幸福,这是家庭给我打的底子。”
她说父母留给她最大的财富,就是他们彼此相爱。
人们总爱讨论:孩子到底该“穷养”还是“富养”?我的回答是富养,无关物质,而是父母彼此相爱,给孩子最基本的安全感。生命的漫长旅途中,它是我们的能量补给站。
你以为电影《怦然心动》里,主人公的纯爱都是天生的吗?影片中,女孩的父母吵架了,但马上对她说:我们一定会解决好,这绝不是你的错。
当晚,他们轮流去女孩的房间,向她道歉,告诉她,爸妈永远相爱,也永远爱你,女孩安心睡去。
又或许,父母争吵之后以离婚收场。但破碎的家庭也不一定涣散了人心,只要这份爱曾存在过,温暖过。
我的心理老师分享过她的故事。
6岁,她父母离婚,那时她爸成天揪着她妈吵。之后她跟了妈妈,有阵子觉得男人没个好东西,爱情这东西也是在放屁。
老师的妈妈意识到这问题,母女聊天时,总有意无意提起自己的初恋,也就是老师爸爸。故事浪漫又伤感,她用“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作结,她告诉老师:我们之所以离婚,是因为彼此不成熟。
后来老师和再婚的爸爸聊起这话题,他说,“我这辈子唯一深爱过的女人,就是你母亲,但我那时太年轻了。”
如今,这位老师有个幸福的家庭,她总爱说,爱情可能会结束,但永远不要否认它的存在和美好。
对子女而言,最沉的爱是“我们是为了你才不离婚”,而最深的爱,是“爸爸很爱你的妈妈”。
很多父母总拿没文化掩饰自己的教育无能,其实这是家庭教育里最荒谬的借口。真正的教养,和文化没半毛钱关系,即使你并未传授学问和真理,但让孩子感知爱,学会爱,就是最好的教育。
评论列表
我要评论